彭清华送别到访中联办的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候任人梁振英,右为中联办副主任李刚
记者: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形容为“送大礼”,对此您怎么看?
彭清华:“送大礼”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对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赞誉之情。但客观地讲,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作单方面“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副主席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推进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国两制”的内在优势,不仅有利于港澳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内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这是“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所蕴涵的能够同时造福内地和港澳的一种内在动力和独特优势。这段话含义深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两地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香港还是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通道。截至2011年底,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总额累计5,267.1亿美元,占同期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45.1%,港资企业在内地吸纳了数千万劳动力就业。1993年以来,内地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累计筹资31,946亿港元,不仅筹集了发展资金,而且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两地实现贸易额2,835.2亿美元,香港成为内地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跃升和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以前偏重于引进资金和项目的情况相比,现在内地省市到香港招商,洽谈服务业交流合作的多了,考察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多了,开展人才引进与培训的多了,联合进行海外推介的多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多了。这说明,在内地的发展中,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了。
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既体现了中央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决心和诚意,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是利国利港、互利共赢的。
香港举行庆回归嘉年华
记者: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比如内地小童在地铁上进食、个别学者发表情绪化言论、“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等问题,引起两地民众关注。对此,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彭清华: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一些矛盾,这是很多地方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的现象。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这些矛盾和摩擦,决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我认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体谅,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二是要理性做好疏导工作。对一些偶发事件要客观解读,理性分析,积极疏导,而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火上浇油,甚至因噎废食。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譬如,因个别香港导游强迫内地游客购物引发争执的问题发生后,两地旅游主管部门搭建联合规管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又如,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就防止内地孕妇“冲关”赴港分娩进行商谈,联合采取措施,问题已初步得到遏制。
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记得回归前我曾到过香港,那时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普遍不懂普通话,内地人到香港,外出观光、购物都很不方便。现在,不仅大多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会讲普通话,内地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听或会讲广东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以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强。每当香港经济民生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都及时出手相助;每当内地同胞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香港市民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弱,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不能因两地交往中发生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否定两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两地经济发展融合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