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开十五载——“一国两制”光辉映耀香江
2012年06月27日 13:25:54  来源: 人民日报

  15年,香港特区的“变与不变”

  浅水湾海滩,陈女士经营着一家小商店。阳光很好,游客不少,生意红火。当记者问起回归15年来的变化时,她有些疑惑:“没什么呀,还是那样啊。”

  对于陈女士以及无数香港人而言,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某种意义上,香港的确没有“变”。汽车行驶仍然右舵左行;法官依旧黑袍假发;兰桂坊霓虹闪烁,游人纷至沓来;铜锣湾人流如织,消费市场火爆;跑马地灯火通明,宝马良驹激战……

  今天,对于踌躇满志的创业者而言,香港依然有着不可抵抗的吸引力。除了16.5%的利得税外,这里再没有任何税种。同时,政府的廉洁指数与办事高效一直被举世公认。连续18年给予香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称号的美国传统基金会这样评价香港:一个没有贸易障碍的免税港,政府在经济方面干预很少……一个积极不干预的自由市场。

  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保持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见证过去15年香港历程,最大感受是:“一国两制”在实行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香港仍保持着文明、自由、法治的传统。

  但15年来,香港又的确发生着数之不尽的“变化”:

  一些回归前选择离开的香港人有了返乡的打算,1997年前赴加拿大的20万移民中,已有1/3选择了回港工作。

  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人数由800人增至1200人,不少于150名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可联合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

  立法会议席总数由60席增至70席。这意味着,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更大可能,而这样的改变在港英政府时期根本无从谈起。

  2011年8月,香港中环添马舰,以“门常开、地常绿、天复蓝、民永系”为理念设计的特区政府新总部大楼耸立。这是一个象征,香港开埠100多年从未有过的政府总部,从此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由港人当家作主的政府价值观念在变,施政理念在变,为官风格也在变。

  民生之变同样真切。曾荫权介绍,目前特区政府23%的开支用于教育,是投入比例最高的领域;5年来医疗开支增加了40%,社会福利工作开支增加28%。他说:“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目,但我们从来没有自满,感觉仍要继续做。”此外,最低工资、关爱基金、就业交通补贴、长者乘车优惠等民生措施密集出台。

  香港的未来蓝图上,一条清晰的蓝线跨越海洋,直抵香港岛,那是港珠澳大桥。而在地面上,一条26公里长的动脉正在伸展。未来,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最南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将接上整个国家的铁路网络,大大缩短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旅行时间。

  “香港到广州只需48分钟,将来你可以早上坐火车到西九龙喝个茶,晚上回家,非常方便。”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嬅笑言,香港市民以后可以到广州上班,比起从很远的地方赶到中环上班,说不定还要更快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章廉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66492号